↑ 原文在此,請搭配服用 ↑
本翻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機翻(日→英)+N87 實力邊翻邊查字典,沒有翻準的部分還請大家見諒了🥺
歡迎幫忙校稿,請愛用 ctrl
+shift
+m
評論功能。
「一個笑點產生後,藉由描邊的方式使其更為突出,是為吐嘈。」
搞笑藝人千原弟在自己的電台回答聽眾「(關於搞笑的)吐槽是什麼?」的提問,並且用具體案例敘述。
「例如說我和 Taketo(中村岳人)去咖啡廳。我說『我要熱咖啡,Taketo 喝自來水可以嗎?』正常且最顯然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或『三小啦』。但是這沒辦法使人發笑。如果用『東京的自來水好美味捏』吐槽就能使人發笑。這就是吐槽的作用。也許是意圖的問題(笑)是否是企圖要逗笑。」 (廣播節目逐字稿:https://sekasuu.com/blog-entry-10468.html?sp)
無數個吐槽的方式可以對應一個裝傻點,但從業餘者的角度難以從企圖判斷其中的搞笑是否成立。
於此再次回到開頭千原弟的發言。其中對吐槽的具體說明、成為本研究楔子的是「鑲邊」一詞。一般提到鑲邊指的是物品邊緣補強裝飾。在繪畫中的描邊是以邊界凸顯顏色物品主題,也有諸多解釋方式。
本研究以「鑲邊」為關鍵字,運用繪圖觀點探究任何人都能理解的吐槽法則。另外,搞笑雖然可以在諸多媒體和電視節目中取得,本研究的主目的是探究常規且視遣詞為重要因素,因此以漫才表演為主。
在此之前已有許多觀點的漫才研究。其中搞笑研究的第一人安部達雄從「吐槽的台詞傳達給觀眾的機制」觀點將其分為「無補充資訊(情報非附加)」和「補充資訊(情報附加)」兩種。
以上述「我要熱咖啡,Taketo 喝自來水好嗎?」的裝傻範例來說,「為什麼啦?」、「三小啦?」的吐槽會引起觀眾注意但沒有提供更多資訊,屬「無補充資訊」。另一種吐槽「東京的自來水好喝捏」則為了以「自來水」為關鍵字再繼續向下進入發展東京自來水的「補充資訊」類型。總之,千原弟所述的「鑲邊」可推論為安部達雄的「補充資訊」。
在分析吐槽的鑲邊前,首先分「替什麼鑲邊?」和「如何鑲邊?」兩個視角討論。再者依據這些種種繪圖脈絡分類,用**「替什麼東西鑲邊」X「如何鑲邊」**的組合替吐槽找到可運用的常規。
孟克的畫作〈吶喊〉有橋、在橋上走的人、河、夕陽要素構成畫面,但視線仍會集中在雙手摀耳的男子身上。因此,繪畫中存在作者希望觀賞者注意的點。漫才也是相同的,在對話中存在希望觀眾注意到的笑點,將觀眾的意識導向笑點是吐槽的工作。例如裝傻以童話《桃太郎》相關做搞笑,吐槽要取出其中好比從桃子中迸出的男孩、打鬼和三隻動物等的要素去連想、吐槽。
漫才做為一種大眾表演娛樂,藉鑲邊產生的笑點必須要是一般廣泛認知的事物。在看完許多漫才後,將吐槽取出的要素分為**「動」、「場」、「姿」、「成」、「思」、「語」、「音」** 7 個分類。
(以下舉例的漫才片段是以《桃太郎》為主題的原創情節)
要鑲邊的對象(=裝傻的主題)指的是要注意動作。
<aside> 🌰
裝傻:爺爺上山割草,奶奶去河邊泛舟。 吐槽:泛舟是指搭巨大橡皮艇順流而下啊。
</aside>
上述範例中,與裝傻的泛舟對應,吐槽「搭大橡皮艇順流而下」係對泛舟此動作的鑲邊。此時觀眾在欣賞漫才的同時腦中亦有畫面。
要鑲邊的對象與周遭環境形成的場面。
<aside> 🌰
裝傻:桃太郎一行人帶著寶物回到村子。那裡有揮著旗子很開心的人、拉紅布條的人、說著慰勞話的人等大批村民在等著。 吐槽:有夠像奧運選手回國時的機場啊。
</aside>
指出「桃太郎回村子的時候」和「奧運國手回國的時候」兩者情形的相似性。與上述「動作」同樣,在漫才對話提及主題時觀眾腦中可能產生想像。
要鑲邊的對象具備可視覺辨認的特徵與人的、臉部的特徵或動物的樣子做比較。
<aside> 🌰
裝傻:漸漸長大的桃太郎變成身高 178 公分、體重 100 公斤的高大男子。 吐槽:好壯。目標是要比全中運的柔道項目嗎? (註:原文的インターハイ是指全國高等學校綜合體育大會,對應臺灣大概是全中運。)
</aside>
用「練柔道的高中男生」為例吐槽「長大的桃太郎」。容貌樣態一項基本上多使用不論何時都不太改變的特徵。
表現要鑲邊的對象和對象以外組成的關係。
<aside> 🌰
裝傻:要分從鬼那邊奪回寶物時,人和動物之間的從屬關係出現了。 吐槽:是說桃太郎分到七成,狗狗、猴子和雉雞各分到一成嗎?現在應該要對動物好一點吧。
</aside>
此情形中,裝傻提到「(人和動物的)從屬關係」,吐槽舉例為前述內容鑲邊。此時,○○關係的○○是無法可視化的詞彙,由於這個緣故,鑲邊對象和其他關係的意思雖與「場」類似但性質不同。
要鑲邊的對象本身具備的思考方式,以此表示對周遭的印象與評價。
<aside> 🌰
裝傻:桃太郎一行人在路途中遇到一隻螃蟹。螃蟹說:「請給我一顆糰子,但我才不會跟你一起去鬼島打鬼咧。」 吐槽:好任性的螃蟹!
</aside>
吐槽用「任性」評價「說出自私言論的螃蟹」。「思」是用吐槽的台詞替觀眾發表對鑲邊對象的印象。
專業術語或單位之類的,在特定條件下特別使用的詞彙。
<aside> 🌰
裝傻:那個時候,山腳下的村莊頻繁有生剝鬼出沒。 (註:なまはげ是秋田縣除夕的特殊儀式) 吐槽:難道鬼是喊「家裡有不聽話的小孩嗎?(悪い子はいれぇかぁ!)」。鬼島的鬼原來不是別的鬼啊。
</aside>
此案例中對應裝傻的「なまはげ(生剝鬼節)」,吐槽用儀式中固定的台詞「家裡有不聽話的小孩嗎?」為裝傻鑲邊。
這邊放一下生剝鬼節的畫面給大家參考。
狀聲詞、押韻、旋律、節奏和口誤等從聽覺得到的情報。
<aside> 🌰
裝傻:奶奶在河邊洗衣服,河面上一直一直漂來大顆的桃子。 吐槽:是載浮載沉吧。 (註:這個文字遊戲沒辦法用翻譯翻。)
</aside>
這邊用「ドンブラコ(在河上漂流,讀音是 donburako)」訂正裝傻說錯但有類似發音押韻的「コンスタント(constant)」。
在此處登場的是與「替什麼東西鑲邊」的 7 個分類有關,並以「是否能將想像可視化(腦中是否能想像畫面)」、「是否有時間軸」兩觀點呈現的圖表。
(參見圖 B。圖表 X 軸是有無時間軸,Y 軸為是否能想像畫面)
繪畫係由視覺媒介表現物體之形象,在平面作品中不存在時間軸(大多時間皆是如此)。另一方面,漫才主要以聲音(對話)推進、能以聽覺表現享受文字遊戲且能呈現時間概念的演出形式。因此,漫才相較於繪畫能從更多角度進行對主題鑲邊一事。
搞笑組合銀舍利(銀シャリ,亦為「白米飯」別稱)的吐槽橋本直在廣播中表示「吐槽是相應裝傻而存的事物。」也就是說吐槽單獨存在不可行,係因「裝傻→吐槽」的關係而存在。裝傻對吐槽有重要性而定義了「鑲邊」。
繪圖中,在畫布上如何畫出主題是大重點。
繪畫有二次元(插畫或動畫等)和三次元(設計等)兩種表現方式。二次元的表現手法以線表示,關於線可以「呈現概念(細節)」和「呈現輪廓」兩方向思考。另外,三次元的表現方式係用顏色區分不同的面的「呈現邊界」。
漫才吐槽之於鑲邊,下列將比較並套用**「呈現概念(細節)」、「呈現輪廓」、「呈現邊界」**三個思考方向。
「呈現概念」是對於全部主題台詞(=輪廓),其中用一部分的顏色或形狀去描繪、表達主題的細節。
套進漫才中,吐槽台詞是裝傻台詞當中的一個要素,也就是說吐槽是裝傻的子集合。(參見圖 C)
<aside> 🌰
裝傻:那個時候,山腳下的村莊頻繁有生剝鬼出沒。 吐槽:難道鬼是喊「家裡有不聽話的小孩嗎?(悪い子はいれぇかぁ!)」。鬼島的鬼原來不是別的鬼啊。 (案例同 3.1.6)
</aside>
在這使用的是前面看過的範例。裝傻敘述「なまはげ」的整體現象,與此對應的是吐槽用儀式中的固定台詞「家裡有不聽話的小孩嗎?」去詳細說明なまはげ。此時如果只有裝傻的台詞會因為觀眾注意到的範圍過大難以引起笑聲,在這裡有吐槽的詳細說明能誘導觀眾注意笑點。
這個範例是以「語言」的方式鑲邊,也能用「思考、價值觀」一法的「好可怕」台詞替換。
這個是和上面「呈現概念」相反的思考方向。對應主題的細節,用線區隔主題和以外的事物。 在漫才中,裝傻台詞是吐槽台詞的其中一要素,也就是裝傻是吐槽的子集合。(見圖 D)
<aside> 🌰
裝傻:一行人行進中,從桃太郎後方傳來「汪汪」、「吱吱」、「啾啾」吵雜的聲音。 吐槽:絕對是動物的吵架聲啊!
</aside>
這個範例用「動物們吵雜的鳴叫聲」裝傻,於是用「吵架」吐槽。「呈現輪廓」係裝傻將狀況細節敘述出來,觀眾無法完全理解其意思。吐槽說明整體狀況後,觀眾了解意思、放大想像便產生笑點。
「呈現邊界」指間接表現用不同顏色區別鄰接面(=主題中的顏色或形狀的邊界)。設計用語稱之為稜線。 替換至漫才中,指裝傻和吐槽的台詞有共同處,即裝傻和吐槽有交集。(見圖 E)
<aside> 🌰
裝傻:旅途中,肚子餓的桃太郎一行人發現蘋果樹。在雉雞背上以狗狗、猴子、桃太郎的順序疊起來,從高處摘下蘋果。 吐槽:大概人口金字塔一樣不穩啊。
</aside>
與「小型動物上面疊大型動物的方式摘蘋果」裝傻對應,「人口金字塔」的吐槽一時聽到會無法理解其關係。但是兩者有共同的結構「愈往上愈大」,觀眾意會後便能產生笑點。共同點難以發覺的情況下,吐槽會多補充說明。
在此比較從圖 C 到圖 E 裝傻吐槽的關係。從圖形來看可發現「呈現概念」、「呈現輪廓」是類似的,「呈現邊界」則是不同的概念。
但是從對觀眾的影響之角度來看本質又有所不同。
在「呈現概念」中,吐槽的功能在「協助聚焦」。吐槽將觀眾的想像從大範圍縮小、引導到笑點。
另一方面,「呈現輪廓」、「呈現邊界」吐槽則擔任「協助發現」的角色。觀眾藉著掌握吐槽的台詞注意到笑點。更進一步地說,「呈現輪廓」是用台詞本身「直接協助發現」;「呈現邊界」是以其他例子「間接協助發現」。
在此用上述 7 種「替什麼鑲邊」和 3 種「如何鑲邊」分類並用原創漫才段子舉例。也就是說,兩大類視角組合起來可得到 3*7=21 種吐槽鑲邊的樣式分類。
不過,實際上漫才段子的情節和這 21 種分類對應還是有無法運用的時候。其原因係依觀眾接收笑點的方式不同,而有分類上的不同。
在此文之前絕對已有搞笑研究的論文或書籍發表。不過,我想搞笑是和大眾非常親近的,用專業、艱難語彙去解說會造成隔閡。本研究將分析結果用表格呈現,這個表格用原創漫才情節解說 21 種鑲邊的方式。用圖解呈現使大眾能應用本研究的結果。
下面的選段都是來自 2018 年的 M-1,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挖段子逐字稿來看。
(資料來源:https://withnews.jp/article/f0190318000qq000000000000000W09j10101qq000018727A)
<aside> 🌰
場——【足球時間(フットボールアワー)】段子
(前提:在引導回家的路) 裝傻:繼續直走。過完小平交道後的 S 型彎道…… 吐槽:在駕訓班不會迷路吧?
<aside> 💡
S 型彎道←→駕訓班
</aside>
</aside>
<aside> 🌰
成——【Gallop(ギャロップ)】段子
(前提:裝傻邀吐槽去聯誼) 裝傻:那裡不論男女都是二十多歲的模特兒捏。 吐槽:才不去啊!我去了只會把聯誼場子弄得像抽鬼牌啊!
(註:コンパ比起合コン多了一種懇親、應酬感,但看完原文後確定是聯誼沒有綽啦。)
<aside> 💡
抽鬼牌←→很多年輕模特的派對中有一位中年搞笑藝人
</aside>
</aside>
<aside> 🌰
呈現概念——【示意圖(見取り図)】段子
(裝傻指著吐槽) 裝傻:不好意思。這個像肉包的傢伙我就帶走了。 吐槽:誰肉包啊!不要擅自包起來啊。
<aside> 💡
肉包∋包起來
</aside>
https://youtu.be/H0vBameqBRQ?t=1506
</aside>
<aside> 🌰
呈現邊界——【ミキ】段子
(對著吐槽) 裝傻:加入傑尼斯 Jr. 囉!目標是成為高齡的 Jr.! 吐槽:好不平衡的詞彙!跟 Mr. Children 如出一徹。
<aside> 💡
高齡的 Jr. 和 Mr. Children(日本知名搖滾楽團)的結構都是兩個相反的詞組成。
</aside>
</aside>
<aside> 🌰
思 x 呈現概念——【霜降り明星】段子
裝傻:喂!那邊的!~~搞什麼東西吵什麼吵?~~夠了喔!不要給我在學校吵! 吐槽:~~訓導主任!~~老師太嚴格了吧!
https://youtu.be/YH4vawtZe3U?t=4708
<aside> 💡
</aside>
</aside>